禮貌
  • img
  • img
  • img
  • img
作者: 文: 阿麗奇 圖: 阿麗奇 譯: 黃筱茵
語文類別: 中文 適讀年齡: 3歲以上
出版社: 上誼 頁數: 34
出版日期: 2009/07/06 開數: 20.9*25.6
裝訂: 精裝 印刷: 彩色
ISBN: 9789577624628 注音: 有注音

媒體推薦

「讀者將沉浸在本書帶來的無比樂趣中,並解肯定會得到啟發。」
--《學校圖書館雜誌》

「本書洋溢令人歡欣的幽默感,孩子不會覺得它在說教。」
--《寇克評論》

「有了這本書,我不會在兒子犯錯時立刻責罵他,而是和他一起討論書裡的內容。兒子也因此懂得道歉,甚至會小聲的說:「對不起。」我愛死這本書了!!」
--N.庫歐

「擔任幼稚園教師的那四年期間,我每天都會念其中一頁給班上的孩子聽,並且一起演出書中的情節。因此,我班上的學生個個舉止合宜。他們的爸媽常常感謝我,因為我把他們家的小怪獸變成懂得禮貌的好孩子。」
--R.史都特

「我的孩子還沒上小學時,我們不斷向圖書館借閱這本書,因為他們真的很喜歡。他們對照書裡的情況和實際的生活經驗,學會了各種禮節,難怪現在這麼有禮貌!」
--李小姐

內容簡介

教出有禮貌、懂得為別人著想的孩子我們常要求孩子對人要有禮貌,因為禮貌是好的行為,禮貌使別人喜歡和你在一起。

作者阿麗奇也這麼認為,她還說禮貌會讓你懂得替別人著想,而且禮貌是用說話和動作,讓別人知道你在關心他。最棒的是,當許多大人忙著「告誡」甚至「大聲斥責」孩子沒有禮貌的行為時,阿麗奇卻用漫畫式的插圖,幽默的畫出數十種孩子生活上常遭遇到的情境,讓孩子看得哈哈大笑之餘,不禁發出「這種粗魯的行為我才不會做呢」、或是「原來說對不起可以讓人心裡舒服,這我也會!」的評語。

禮貌是什麼?家人和好朋友之間也需要禮貌嗎?每種場合都有不同的規矩嗎?人與人相處有太多複雜的情況了,禮貌不是只有在適當的時機說「請、謝謝、對不起」而已。有些時候很難怪孩子不禮貌,因為社會經驗不足的關係,孩子真不知如何應付才好。比如說,如果有人打錯電話,該怎麼回應才是禮貌的行為呢?到朋友家過夜時,可以把自己家裡的習慣都帶過去嗎?

或者,隨時隨地都「說真話」怎麼也可能是沒禮貌的行為呢?有些複雜的情況很難一下子跟孩子說清楚,但大人卻可以陪著孩子一起閱讀阿麗奇所設計的種種情境,一起體驗不同的場合如何表現正確的言行舉止。這時你會發現阿麗奇真是位懂得孩子的大人,因為她畫的都是孩子最常遇到的情況,而且她用孩子的眼光去看事情,所以明明是在教導孩子正確的行為,卻一點也不教條,讓人捧腹大笑之餘會希望以前的公民課本也這麼有趣就好了!

其實,發自內心替別人著想就是一種禮貌,比如:體貼、關心、看到人會打招呼、不亂發脾氣…等。現在,每個家庭都只生一或兩個孩子,在備受竉愛之下,如何培養孩子成為一個有禮貌、受歡迎的人,是爸媽的責任與義務。從現在開始,每個家庭都來推行禮貌運動,讓孩子覺得有禮貌是令自己和別人都開心的一件事。

作繪者簡介

阿麗奇(Aliki

很多書的作者和插畫家,他的小說和非小說類文學作品受到世界各地的讀者所喜愛。Aliki生長在費城一個相當具有希臘文化的家庭,從幼稚園老師發掘他的繪畫天份以來,他的父母和老師不斷鼓勵他創作,婚後他曾在瑞士住過三年的時間,在那裡,他完成了自己的第一部作品--The story of William Tell。他的旅遊經驗遍及美國、希臘、瑞士等地,豐富的旅遊經驗影響著她的創作題材,Aliki喜歡音樂、電影、博物館、閱讀和栽培花木,977 Aliki 和他丈夫弗朗茲居住在倫敦,在那裡繼續用心創作更多給孩子的書。

館藏總覽